資優學習其實就是~提早 超前 學習
隨便問問所謂資優班的學生們,他們小學階段過的是怎樣的生活,哪個時段沒填滿??
其實,孩子比上班的父母花更多時間堆疊出來的資優成果
 
平常日
學校正規課程課後精彩多元課程學校+補習各科作業時間
6:50起床➜7:30出門➜12:00/3:35後 課後精彩多元課程➜結束時間(           )自填
週休六、日,大人們爭執著週休2日要休息,但六、日可是補習產業的大宗,孩子們補習打卡
* 我們家孩子7:30出門,因7:50就是打掃時間,這期間孩子要抄聯絡簿+繳交作業,不想孩子成為被催促的對象
**孩子小學上課時間  7:50~3:35(桃園),放學依 低中高各年級有所不同,學校正規課程+課後精彩多元課程
 
填滿滿的時間,似乎少了發呆想想的時間,但自由思考、獨立判斷的天性 要如何培養好奇、想像、創意、發現 ?
排滿滿的時間,也少了做決定的練習,一種父母<為妳/你好> 決定孩子要學的項目。總是~”先學點什麼的一窩蜂“,大家都在學,學安心的孩子被動的引導著。父母這時會說,有些必要學的,本就該學~但這做決定的過程,可是會產生大大的不同喔…
 
花時間溝通式的引導或是硬性強迫性的要求
就學英語來說,花時間引導讓孩子初步了解,英語讓你/妳出了台灣,探索世界其他地方,就靠它了,那妳/你學不學,孩子是聰明的,就知道該怎麼選擇了,強迫產生的是對立情緒,溝通引導後,是孩子負責任的實踐,不會溝通一次孩子就能了解,要一次又一次,具有挑戰性的溝通~美好果實終究是會等著她/他。
 
人生面向其實很多元,孩子擁有的EQ能力絕對絕對影響到他的IQ獲利能力
 
EQ...穩定情緒、好奇願意嘗試新事物、面對挫折度、處理/面對 問題能力、人與事各方面應對進退的態度…等等,每一項情緒都交互影響著孩子當下的學習IQ狀況和結果 ...
讓孩子擁有一顆好奇持續學習的心...需要一路的關心引導...不是1星期或3-5年專案 就能結案的
EQ 無量複雜(但記得正向就能面對)IQ 有量學習...孰輕孰重
 
EQ正向思維的培養,需正向思維的引導
因此 陪伴者 ~對孩子的 EQ學習養成 份外重要
0-6歲/6-12歲/12-18歲 孩子各階段的 情緒表現都不一樣
 
父母就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
要調整父母自身的情緒+面對並引導 醒魔鬼、睡天使 的無由情緒
時間飛快,生活天天異常精彩
 
身為父母的你/妳,滿滿的生活經驗,要引導孩子過怎麼樣的生活??
你/妳的中心原則為何?
你/妳在孩提時可曾想過,若你是大人要給的教育方式為何?
現在是你/妳的機會,以你/妳滿滿的孩提經驗,你/妳若是孩子,用孩子的角度,哪些要留?哪些要除?
 
提醒:想想你的小時候~環顧全台,我們好像都有同一種爸媽:一種擔心你的外語能力不夠好,將來無法出人頭地,然後拼命把你的童年歲月通通花在英語補習班的爸媽。
 
花了很多(關鍵:很多喔)童年歲月在 英語補習班~
大量超前學習,這學習量的問題,父母需要好好衡量~
 
就ESL第二外語3階段區分 — 『初、中、高』 三級別
*教育部為推動英語學習,利用「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架構」(CEFR)作為各個測驗對照之標準,供個人及單位在衡量語言能力及教學、評量時參考運用。【進入 歐洲理事會網站了解更多】。
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(CEFR).png
圖片來源:網路截取
 
主觀認為~小學階段~A級的A1&A2(Basic User) 或邁入B級的B1其實就很夠用。
小學還是需著重於,營造聽的英語環境,一切起始就是聽,以學習模仿,會說後藉由記得字,以音拼出字來,其實認字、拼字超容易的,這樣耳朵的能力練一練,英語大人覺得難的輕音和尾音,持續練,都很容易地模仿起來,聽不夠是英語學不好的主因,聽能力培養的難易度,端看引導者(老師或父母的態度),難的先講好了,就是持續度,以一個星期為單位,每星期裡總也要聽個 3、4遍,持續的花個15分鐘 聽唸一番,效果就慢慢出現了。說容易也超容易操作的,有認真的聽唸一次後,引導者就持續重複播放著同樣內容聽過的音軌,那Repeat(重複)鍵,一直播當個背景音樂,如播放歌謠般的,每天聽個半時一載的,加上有時在忙別的事就真的忘了停,聽到都能輕鬆背起故事了。
 
深呼吸~
持續想➜持續修正➜持續想➜持續修正..
每段時刻都~用心~想出的解決方案
人走路都會跌倒了,就拍拍再站起來
往前~都有滿滿的力量
 
其實我們也是提早學,但不超前
我們早早學、慢慢學
 
早早學(提早~因 聽說培養 小學階段較有時間)
我們提早學習目標在『英語聽力+口說的語感培養』,以英語閱讀的廣度,培養聽故事(輸入)故事錄音(輸出)
初接觸:紀律性的一星期一本繪本+一本小書開始
專注聽力口說
 
慢慢學(不超前~時數少無需超前 就初階內容
讓孩子的童年有發呆隨意玩的時間,孩子有機會練習決定想做的事(獨立自主權)與問題解決能力(挫責容忍度)
自己隨意找事情做的空間和想像(填空),讓孩子自己填空被填滿,父母值得想想?
國小英語~初階英語一點點初中階英語(依學習狀況)
上國中前真的綽綽有餘
 
之前,看著孩子通過了國中的英資測驗(英語資源班)
心中對自己的教育立場多了個穩穩的感覺,
至少就英語方面,聽聽讀讀英語,仍可通過台灣大環境下”考試主流“的檢測,
個人專業底子裡認定考試的內容就是初級+一點點的中級內容
畢竟孩子也才一般公立小學畢業
 
而且考試前,為母的我自認她的文法練習不足
因我也沒有加強提供她這些相關的練習,
在”考試的“現實下,也對她能不能通過測試是存疑的?
幸運的是~孩子~ 過 了
這通過測驗的糖衣~似乎讓我這引導者獲得了認證
哎!讓孩子參與測驗與否,也是矛盾的感覺交互拉扯著
 
英資測驗方式
而英資測驗不是父母映像中的,就是考英語能力
首先,先考孩子對語言的認知能力、理解力、判斷力、記憶力等的基礎能力,
就像性向測驗或IQ測驗般的模式(根據孩子應試的描述推斷的,應考的通知單上都沒提及,實際方向要去詢問相關單位)
驚訝與肯定的是~台灣教育仍有在微微的改變
 
但另一方面,就對相對沒學英文的孩子產生了人生就是不公平的感嘆
沒學沒接觸,這些連考都不用考...
這是給有提早學習者的檢測
 
考試檢測
或許想著,社會就是競爭,讓孩子認清現實
就是那1分,2分的差別,學校的光環就不一樣了
 
為何台大文組畢業才拿22K?一位台大人說出真相:自己不願提早面對現實,怪誰?
 
 
台灣大環境教育模式,青少年的好奇、想像、創意、發現壓抑住了
讀書~你偉大的夢想才能實現~還沒嘗試的各種想像,全部打掉
讀書~你偉大的夢想才能實現~社會就是現實一直競爭著
就讓孩子真切的去感受現實的殘酷
仍然是辛苦了孩子,努力讓孩子童年留點「空」

現今教改下的殘酷事實,私校盛行,父母擔心孩子的不足,中學開始努力擠私校,既能篩選同儕並讓學校推著孩子超前學習,3年國中課程,2年學完,3年級就有時間做題目大小考試、模擬考試~為學測提早超前準備或為直升私立高中,目標是六年後的大學指考

3,4 月的天空下 ,要考私校的小六生,星期六就整天泡在私考加強班,為五月第一個星期六的私中考試奮鬥...有趣的現象每年會出現...班上前幾名的孩子~沒考過,但十幾名的孩子過了,過與不過差別於~補習、沒補習
 
報考私校的人數可謂逐年增加
去年1200多人報考,今年有1400多人報考
錄取人數約400多人
 
 
高中~這循環...再一次
大學~有想法的獲得一片天,為夢想努力
無想法的等父母指示,躲進大學的搖籃裡
一畢業,有想法的持續探索追求夢想
無想法的等父母指示,但父母這時 直接要孩子做決定,
孩子沒練習過做決定,要怎樣提起勇氣,為自己負責...
不願提早面對現實,就再進研究所~
 
台灣的資優教育正是在殘害優秀人才
 
變化快速的時代~父母也是努力辛苦的爬著文
看如何處理家中寶貝的學習狀況與親子衝突
感謝網路的方便,與各版主不藏私的分享
人性的美好~這也是看得到

當父母...

跳出腦中的紛紛擾擾~
想想那些曾讓你動容感動的畫面
其實就是各行各業,不論老小年紀
認真自信 才能追求屬於自己夢想的畫面
 
人生本就是要跌跌撞撞的,
有這些挫折,寫下各自人生精彩
 
努力在大環境下,讓孩子輕鬆的以本能學習,獲得基礎的英語能力
 
低調很久了,還是要自己鼓勵大聲讚美一下,一週四小時,學生還是能通過私校的評測。
至少我保留了孩子們,該有的放空時間...一點都不忙碌...只要持續力,像吃飯般,每星期該上的時數,回家該聽讀的工作執行,就輕鬆獲得了。
 
話雖如此一直耕耘於國小英語學習的我,一陣子也又會困於紛擾的現況中
有時候覺得,台灣教育就是 窄 短,考試下 紙筆檢測 仍是主流,重點是小學就以互相競爭比較成績來衡量的少數菁英教育體制,那大多數孩子的學習自信與成就感同時也被殲滅了??
比、比、比,絕對會比的,畢竟達爾文說的「適者生存的進化論」
但何時才是孩子心智發展成熟,有能力面對承擔的開始⋯⋯比較力道的拿捏準則在哪?
父母該好好思考學習一番,而不是因恐懼,怕與人比不過的先行狂塞
 
大環境雖如此,仍究要從中找出輕鬆的學習方式,又能夠從容的面對考試的~

我還是相信~學習要先幫孩子培養「學習信心」,學習符合孩子當下的程度與年齡 ~「與自己比」,「讓孩子相信自己」在各種學習道路上是學得起來的,變數就是自己要花多少時間努力才能得來的

🉐️與 不得,收穫是看自己的

 
arrow
arrow

    YippiStory亞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